close

 

 

現在我所面對的人生,是不是還可以更好?

 

如果平行世界真的存在,那我是否「曾經」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我」?

 

「媽的多重宇宙」是一場怪誕而奇想豐富的動作娛樂冒險,同時也保有著藝術片的「所見不一定真實」的思考空間,讓這場看似宏大到橫跨多元宇宙的危機,也可以看作是如你我般凡人,生命中會面對的痛苦與迷茫。我們不一定找的到答案,但在觀影這兩小時後,它或許能如故事裡的秀蓮一般,帶給你一條新的視野。

 

 

※獨「善」其身:無數選擇所造就的自己

 

近年來「平行世界」或「多元宇宙」在世界各地的娛樂圈都是大行其道,雖說背後其實大多是要重複壓榨相同角色人氣的大人理由,但不可否認的「看見角色不同的可能性」確實在大多數場合都足以挑起觀眾們的好奇心。片名「媽的多重宇宙」除了點出故事兩個核心要素外,也多少有調侃近年玩多元宇宙梗玩得最出名的「漫威宇宙」的意味。

多重宇宙1

故事中角色在不同宇宙中的切換是本片的一大看點。尤其看現代女俠楊紫瓊在故事中跳躍不同宇宙使用她們各自的本事,一下子是小指碎大石的功夫巨星,一下子拿起摺疊椅當廣告牌一個打十個,下一秒又有超人感官能在能見度零的情況下穿梭敵人於無形,帶給人的爽快感不下於超級英雄片。

然而回頭看能使用這一切的秀蓮本人,在片頭的前幾分鐘,就能展示出她平凡到讓人覺得恐懼的中老年人生﹕沒沒無聞、事業搖搖欲墜,家裡上有行為能力退化的老父,下有叛逆與自己日漸疏離的女兒。成天面對的就是大量無意義卻又「不能不做」的瑣事,家裡的丈夫「表面上」懦弱又沒擔當難堪大任;在諸事交加時又發現丈夫好像要跟自己談離婚。

 

如果真是一無所有,或許還有時間屬於自己;但秀蓮的人生就好像劇中她在稅務局出神時那般,被各種噪音所包裹的「窮忙」,困在一個不上不下的泥沼中好像什麼都沒做好,也無怪乎這位被認證「全多元宇宙最魯蛇的秀蓮」能那麼乾脆地用起多元宇宙跳躍的力量----她實在太需要去找到一個不一樣的結局了。

人是記憶力很強的生物,這也就代表著會回憶,看自己的人生經歷過什麼。而「選擇」正是我們每天都在做又容易做完後悔的事。人生中各種微小的不同決定,就成就了往後截然不同的未來。對現在的秀蓮來說,比起突然而來的什麼宇宙大魔王,更吸引她的或許是不同的自己----或者說,自己的「可能性」。

即使處在如今艱困的生活中,她也仍然懷抱有微小的夢想。對不少人來說「夢想」不一定要傾力去實現,只要在覺得生活困苦和無聊時有個寄託,覺得自己「可能」有機會獲得不一樣的成就、享受到另一種生活,就足夠做為堅持下去的麻醉劑了。

所以在冒險中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自己」,秀蓮也從一開始的徬徨轉變為勇敢自信,那抹彷彿我要打十個的強者神采,怕是她過去幾十年的人生沒有揚起過幾次。過去人生裡無數錯過的可能性如今都看到了答案,無數的肯定句灌入空洞的自我之瓶內,又怎能不讓人飄飄欲仙。

但是掌握了人生夠多的可能就真的是好事嗎?恐怕不盡然,她眼前就有個最大的反例,自己的女兒,能穿梭所有多元宇宙並意圖毀滅一切的大魔王。

 

要說人生中擁有最多可能性和可塑性的階段,青少年一定遠超過中老年。在經典動畫「Kill la kill」裡就用「是人要穿著衣服,而不是被衣服穿」詮釋了學生時期的青少年無限的可能性與自主性。但本片則呈現著那可塑性極端的惡果,喬伊掌握了一切以後不再重視自己的得失甚而其他生靈的死活,反正對她來說不過彈指間換個宇宙的事情。

 

當真是因為「人掌握了人不該有的力量後就會喪失人性」?不,想必還有更直接且簡單能扭轉的轉機。這個答案似乎很簡單,但其實對許多人來說,恐怕一輩子都學不會怎麼「做好」。

 

※「兼善」天下﹕珍重自己與他人的「可能」

 

本片的前大半都是絕對的秀蓮主視角,在導演優秀的鏡頭語言下,觀眾很容易帶入秀蓮對目前生活的痛苦﹕焦躁、無力、窮忙,身邊的家人都是搞不清楚狀況來添亂的雷隊友。

 

但一旦我們脫離了秀蓮從其他人的方向來看,就會發現到秀蓮的問題﹕她下意識地隔離了自己和所有的親人。他們之間,其實並不理解。開頭家裡溫馨的小窩中唱著卡拉ok的,是威門、喬伊和她女友貝琪。獨缺了秀蓮。

 

這其實也是我在電影後半感到與另一部經典電影有諸多相似,甚至可以互相做引申和有共鳴的感受。

 

那就是李安的經典作品「喜宴」。或許是丹氏兄弟中也有關家永這位華裔導演的關係,華人談到家庭這塊,好像都有共識。

喜宴1.jpg

 

兩劇中都是旅美的華裔移民,都有著距離感很大的長幼代溝,甚至也都觸及了同性戀絕不能向老一輩提及的橋段。甚至兩邊一開始想的解法都一樣﹕做個「現在一切安好的樣子」唬弄過去。

 

這兩部片都點出了不少亞裔家庭的傾向﹕不製造擔憂,不去表達自己面對的問題,哪怕只是「裝做沒事」也無妨。

「喜宴」裡為了拖延爸媽催婚故意在相親條件寫難如登天的擇偶條件,「媽的多重宇宙」裡明明報稅都出問題還要騙老爸說事業很大要開新店,秀蓮多次用雜事搪塞女兒和威門的溝通,否則生性溫和的威門也不會用到離婚這種極端的手段來爭取溝通。

 

當這些家庭面對隔閡時,比起大禹掘運河疏導,似乎更願意效法禹的父親鯀的作法,把堤防繼續蓋高點就是,然後期待時間這偉大的神來幫我們消化出解法。哪怕已經遍體鱗傷,也要繼續裝作沒事,埋頭堅持自己的做法。

看看秀蓮將誕生自女兒的「Jobu Tupaki」視作惡魔並喊著都是妳害的,那段說法有沒有很熟悉?

 

「我家兒子很乖的,都是因為交到壞朋友」。當說出這種話時,其實就表示她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這主宇宙秀蓮忙碌的把自己與周圍所有人都隔離開來,期待他人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去了解他真正的心。正如alpha公公所言,這樣的秀蓮覺醒力量下去,恐怕就會步上女兒的後塵。

多重宇宙2

那麼該由誰來給予正確解法呢?那個解鈴者卻似乎早就在她身邊了。

 

※威門﹕被誤解與妥協的勇氣

 

威門或許是故事前半會被觀眾們誤解最深的角色。哪怕是理論上該與他最親近的妻子,也不理解他。

從其他宇宙來的alpha威門是本片冒險的引路人,也很容易在觀眾開始對原本那個講話有點娘炮、沒有主導意見、又老是像蒼蠅一樣在人群中兜轉的威門產生嫌棄感時把好感度強拉上來。

Alpha這詞本來就帶有強勢、主動的意思。而一個英勇、果決、可靠的alpha威門,或許就代表秀蓮內心對老公的不滿,而投射出的理想樣子。她甚至在體驗不同宇宙的生活後急切想跟先生分享「自己在沒有嫁他的世界有多閃耀」。

 

但到了後半我們就瞭解了。正如女兒就是Jobu Tupaki不同宇宙的秀蓮也都還是秀蓮一樣威門也還是那個威門那些會被我們看不起的負面特質都是出於他的選擇

 

「當我選擇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不是我天真,而是我的生存之道。」在沒有財富與權力的這個宇宙,威門主動去迎合身邊的所有人,失能的爺爺,女兒的女友,洗衣店裡騷擾的奧客,他都可以談笑風生。面對強勢又想有作為卻無從發揮的妻子,威門選擇成為她身邊的衛星,盡力去為她排除遇到的麻煩。

這尤其在亞洲社會眼裡是男性最不該有的樣子之一。幾十年前都還有很多丈夫哪怕在外一事無成,家裡也要作威作福維持「威嚴」。威門成為家庭與生活中辛苦折衝的緩衝墊,不但辛苦無人知連妻子都瞧不起他,能「選擇」讓自己成為這被人鄙視的模樣又何嘗不能稱做是勇者?

 

當秀蓮沉醉於其他宇宙的光彩人生時,同樣在不同宇宙成為大企業家的威門卻不渴求這些。比起紙醉金迷,威門更渴望能與秀蓮一起忍受生命中的狗屁倒灶。

多重宇宙3

 

「Be kind」,是威門面對生活逆境的時候的處世哲學。也是秀蓮終於了解到身邊的男人為自己做出的付出,突破故事最後難關的鑰匙。比起與他人的諸多理念衝撞,傾聽與試圖理解更能化干戈為玉帛;誠然溝通是彼此的事,但自己不打開那扇窗,就不會有握住手的那天。

而看到這,我腦中也響起「喜宴」最後的關鍵轉折:

「I know,I hear, I learn.」

喜宴2.jpg

最守舊象徵的老父親其實早知道兒子隱瞞的事實,但他選擇了傾聽、學習與理解。「喜宴」講述了一個因為家庭傳統的束縛、親人間的隱瞞面臨崩壞的家庭,因為彼此間的傾聽與妥協而拯救了所有人,化深沉的掩飾為家人間默契的小秘密。而「媽的多重宇宙」最後的良藥也就是那個「know」,秀蓮選擇在各個宇宙坐下來與和她交集的每個人交談,了解了她們的苦,並付出自己的棉薄之力成就他們。

與他人成為一個整體一定伴隨著犧牲與妥協,但付出不會是單方面的。一旦兩人都願意付出,終會磨合出一個雙方皆能接受的結果。在這冒險的最後,秀蓮理解了死纏著查稅的蒂垂,理解了老岳父,理解了丈夫,最重要的是,她終於理解了被自己視為魔王的女兒。

多重宇宙4

 

愛,是一帖良藥。但它絕非萬能。

一旦不理解對方的心只是埋頭閉門造車,再真誠的愛也可能化為劇毒。幸運的是,這藥的仿單沒有落落長的使用須知,只需要彼此付出一件艱難卻簡單的事﹕「know」。

結局裡的秀蓮,生活並沒有實質上多大的改變。然而她明白了在這一事無成的宇宙裡,她擁有著愛著她,也值得她付出愛的人們。平凡世界的熙攘噪音依然此起彼伏,但她已明白眼前的渾沌星河不只有吞噬一切的黑洞,也有著值得她探險的未知閃耀。

 

睜開眼吧,總會有那麼一點事,一個人,值得你享受這平平無奇的一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媽的多重宇宙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llytp0331 的頭像
    willytp0331

    夢想天空

    willytp03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